讨论了在国际传播格局变化下,大学英语教育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强调了培养学生对外话语能力的必要性。介绍了《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发布,旨在通过教材融合使用,整合资源,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传播素养。同时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课时紧张的问题,并分享了一些院校在教材融合使用方面的探索经验。最后,文章以《理解》和《新编大学英语》为例,探讨了主题融合、技能融合、任务融合与特色融合四种策略,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探讨了大学英语教材融合使用的四种策略:主题融合、技能融合、任务融合和特色融合。主题融合通过整合两套教材中主题相近的单元,设计内容驱动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技能融合侧重于选取两套教材中相近的核心语言技能,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技能迁移与能力提升。任务融合通过整合两套教材中单元的综合任务,设计出兼具趣味性与时代感的高阶产出任务,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特色融合则是结合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有针对性地整合两套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的深度结合。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素养,帮助学生在国际语境中有效传播中国声音。
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在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其不仅传授语言知识,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批判性思维和国际传播能力。通过《理解》和《新编》教材融合实践,探讨了主题、技能、任务和特色融合路径,并分析了这些路径在强化课程思政内涵、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融合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并非孤立使用,需要结合教材体系、学生语言水平和课程设置等因素统筹运用。教材融合使用面临课时安排、内容衔接等挑战,需在教学实践中持续优化。未来,大学英语课程应继续探索教材融合的多元模式,实现教学资源效用最大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