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在匈牙利的翻译和传播以《道德经》为起点,历经一百多年,出现三次高潮,产生20余种不同形式的译文,其中15个全译本。吴洛士和杜克义合作及独立出版的诗体和散文译本在匈牙利出版发行的《道德经》匈语全译本共17种,再版40多次,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化典籍。本研究将按时间顺序梳理匈语《道德经》版本,宏观呈现其在匈牙利的翻译历史全貌,并以14种版本的第一章为例,通过回译分析各译本特点和翻译策略。
详细描述了《道德经》在匈牙利的翻译和传播历程,分为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40-60年代,共出现了5个译本,出版6次。第二次高潮在20世纪80-90年代,有5个新译本问世,共出版15次。第三次高潮在21世纪,出现了8种全新匈语译本,连同老译本重印再版,共出版19次。《道德经》在匈牙利的翻译和传播呈现出不断繁荣的趋势,新译本和旧译本重印数量远超前两次高潮,体现了《道德经》在当代匈牙利的持续影响力和价值。
《道德经》十四种匈牙利语译本研究中,第三章详细探讨了14个不同匈牙利语译本的特点和译者背景。1907年斯托伊奇·伊万的《老子的生命智慧》是最早的匈语译本,他用基督教和古印度教义解释《道德经》,并在译文中加入大量注释。1943年阿格纳·拉约什的译本《论人的最高境界和美德——老子道德经》包含老子生平及思想简介和80条注释。1957年哈特万尼·伯塔兰的译本由慕尼黑地平线出版社出版,他是一位多产的东方学家、作家和翻译家。1958年吴洛士和杜克义合译的《老子:道路与美德之书》是最受欢迎的译本之一,包含诗体译文、笔记和散文体译文。1980年森特米哈伊·萨博·彼得的译本以其直译和释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哲学思想。1990年卡拉松·加博尔的译本由汉学家姑兰审校,广受欢迎并多次重印。1997年唐道玉选译了《道德经》前37章,其译本简洁而富有节奏感。2001年库尔查·伊姆雷的译本包含《道德经》竹简本的详细介绍,增加了文献价值。2004年拉索达·梅的译本特点是每章后的关键词注释和彩色插图。2005年达西·蒂博尔基于杜克义的散文体译本,以诗歌形式再创作了《老子道德经》。这些译本不仅展示了《道德经》在匈牙利的传播和影响,也反映了不同译者的学术背景和个人风格。
讨论了《道德经》在匈牙利语译本中的诗歌特征流失问题,指出所有文本解读都是阐释者视域与原著视域融合的结果,不能以对错衡量。《道德经》原文深邃智慧,文字精妙,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国内外对原文理解不统一,断句方式多样。匈牙利多数译本转译自其他语种,失真难免。本文通过译者介绍、版本特点说明和译文回译,呈现了14种匈语译本中译者的不同理解和翻译方式,重在说明译者做法和版本存在形式,不判优劣。《道德经》在匈牙利广受欢迎,许多版本流传,道家思想影响广泛。匈牙利作家协会主席也认为孔子孟子思想对现代国家治理有用。《道德经》在匈牙利的跨世纪翻译传播,显示了其伟大思想的现代价值。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