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 | 更新时间:2025-05-28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CHL Background on Chinese Receptive Vocabulary Breadth Between Indonesian and Thai CS/FL Learners: A Mixed-Methods Study
Haiwei Zhang * ,  Peng Sun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   ·   2025年5月28日   ·   2025年 48卷 第2期   ·   DOI:10.1515/CJAL-2025-0207
1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本章介绍了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

1.导言

本章介绍了传统语言(HL)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了解HL和非HL学习者词汇知识差异的必要性。它还讨论了词汇广度的概念以及缺乏对HL和非HL学习者词汇广度进行比较的研究。此外,本章还介绍了人们对汉语作为遗产语言(CHL)研究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及进行跨国比较研究以了解CHL背景对汉语词汇广度的影响的必要性。

2.文献综述

本章讨论了词汇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第二语言习得的生态方法、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以及传统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混合方法研究的益处。它还强调了文献中的空白,并介绍了当前研究的研究问题。

3.方法

本章介绍了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包括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招募参与者,对传统语言(HL)学习者使用宽泛的定义,以及用于衡量接受性词汇广度的工具。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通过汉语词汇水平测试收集定量数据,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定性数据。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参与者的汉语水平是自我报告的,定量数据和访谈的在线管理是使用Zoom或Google Classroom进行的。汉语词汇水平测试包括100个单词,并基于Rasch模型进行验证,而半结构化访谈则使用主题分析方法进行转录和分析。

4.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CHL背景仅在印度尼西亚组中显著预测了CVPT评分,而在泰国组中则没有。结果表明,CHL背景不能预测参与者的CVPT成绩,但CHL和国家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预测了参与者在初级词汇水平上的CVPT分数。访谈数据分析表明,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和邻里环境、汉语教育和社会文化因素是CHL背景对汉语词汇广度不同影响的潜在因素。在动机方面,访谈数据没有显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CHL学习者和非CHL学习人员在汉语学习动机方面有任何明显差异。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所有受访的学习者都提到了一些常见的策略,如重复写作或保存电子或纸笔词汇笔记本,将单词和汉字的含义联系起来。第一个差异与家庭和邻里的语言环境有关。据所有印尼受访者称,印尼大部分地区的印尼华人经常使用中国方言与家人和邻居交流,印尼华人父母鼓励孩子继承中国语言和文化。相比之下,泰国参与者报告说,大多数泰国华人使用泰语而不是普通话或中国方言与家人和邻居交流。

5.讨论

本章讨论了CHL背景对印尼和泰国组汉语接受性词汇广度的预测能力差异,印尼组的影响更大。研究发现,CHL背景可以促进印尼CHL学习者对接受性词汇广度的习得,但在泰国组则不然。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解释了CHL背景对词汇广度不同影响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系统、外部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国家和CHL背景之间的互动效应仅在初级词汇水平上观察到,这项研究对HL习得的理论和CHL学习者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6.结论和局限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参与者是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初级和中级CS/FL学习者,以及考虑潜在调节变量的挑战。该研究还指出,需要更多关于定量部分参与者代表性的证据。此外,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参与者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自我报告进行评估,建议未来的研究从多个维度衡量汉语水平。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这项研究可能是第一个探索CHL和国家背景对词汇广度的交互作用的研究,并可以深入了解CHL背景如何在不同语境中影响语言习得。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