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南方”概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内涵与理论价值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焦点。该概念最初指代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群体,但至今国际社会对其包含的国家范围未达成共识。20世纪以来,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诉求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谋求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冷战结束后经济属性增强的阶段。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全球南方进入谋求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的新阶段。
“全球南方”概念具有多元内涵,包括经济、政治和地理属性。其特征表现为模糊性、可塑性和竞争性。在地缘经济上,全球南方是一个有着强烈发展诉求的群体;在地缘政治上,它不包含西方国家,具有反西方传统;在国际关系上,全球南方是基于共同身份认知的群体,塑造了共同的利益和行为。
“全球南方”概念的理论价值在于拓展国际关系研究的思维广度和理论创新思路。它推动研究从大国视角拓展到小国视角,从实体行为体拓展到非实体行为体,从利益政治拓展到身份政治。全球南方的崛起催生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对现有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理论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全球南方”作为一个超越传统“发展中国家”概念的集合体,其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层面具有相似属性,共同面临国际权力体系中心地位的缺失和国际利益诉求的相似性。在国际秩序经历系统性震荡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对当前国际秩序的认知与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认为国际秩序存在失效和失衡的问题,新兴国家在国际权力体系中的代表性与其经济体量不匹配,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滞后制约了全球经济复苏。同时,全球南方国家观察到国际体系中出现了新的“两个平行体系”态势,美西方国家构建的封闭性、排他性、对抗性的国际新体系与全球南方国家推动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形成对比。
全球南方国家主张国际权力体系的再重组和再分配,推动国际体系从“中心—边缘”向“平等—共治”转变,以实现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它们不愿看到世界分裂为两个平行对抗体系,而是希望通过合作机制如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公平、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然而,全球南方国家在重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面临利益整合难度大和外部势力拉拢与分化的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试图拉拢和分化这些国家,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秩序重构中的作用和挑战,体现了国际力量对比南北二分的结果,以及国际制度性权力分配结构失衡的反映。中国政学界对“全球南方”概念的接纳和解读,强调了独立自主的政治底色和发展振兴的使命,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应有的权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
“全球南方”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强调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并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支持。该地区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国在发展程度、历史排放等方面的差异,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合理碳排放空间。同时,全球南方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要求平等参与协商和制度规则制定,共享治理成果。
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面临提升话语权、应对阵营分裂风险等挑战。制度性话语权方面,存在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科技性话语权方面,缺乏气候科学体系和发达国家实质性支持;道义性话语权方面,面临发达国家的指责。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必须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区域性和专业性合作机制,警惕发达国家的伪多边主义图谋。同时,全球南方国家要加强南南合作,强化合作机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利用“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其经济总量占比已达58.3%。面对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和新冠疫情等挑战,“全球南方”提出政治诉求,旨在维护核心利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他们主张多边主义和公平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倡导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要求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中拥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与会国强调维护联合国核心作用,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支持国际机构改革。
“全球南方”反对美国的“逆全球化”政策,谴责其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和实施单边主义霸凌行径。他们关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歧视性补贴政策和“非市场导向政策”,认为这些行为违反WTO原则,扰乱国际贸易投资,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
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方面,“全球南方”主张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保护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权益,推进特殊和差别待遇。他们强调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反对美国施压和质疑其上诉机构权威的行为。
“全球南方”还主张构建广泛的合作机制,反对排他性国家俱乐部。他们在G20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发达国家和“全球南方”之间的合作。金砖“扩员”被视为“全球南方”的高光时刻,旨在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
“全球南方”秉持不结盟立场,反对阵营对抗,谴责美西方构建的排他性质的“小圈子”与“小集团”。他们反对“筑墙设垒”和“脱钩断链”,批评七国集团打造排他性小圈子扰乱国际产供链稳定、危害全球经济的行径。在乌克兰危机中,“全球南方”没有与美西方保持一致,表明了他们主张合作协调、反对阵营对抗的立场。
“全球南方”的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与认可,他们在推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南方”的声音和行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了南南合作在国际秩序转型背景下的战略地位和角色作用。南南合作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起源于1955年万隆会议,旨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完善现行国际秩序。南南合作经历了从政治领域合作到经济领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尤其在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后,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进一步重视。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时期南南合作的建议。
章节还探讨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指出现行国际秩序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构建的“自由国际秩序”,但这一秩序存在缺陷,甚至可能陷入危机。中国始终希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南南合作在推动构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需要反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重视联合国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防范西方挑拨离间,整合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促使发达国家为南南合作提供正能量。
最后,章节强调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团结互助、联合自强的伟大创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南南合作的有力推动者和积极的参与者。中国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但反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张世界上应该只有一个秩序,即“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