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气候外交的传统定义及其在现代的演变,强调了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低碳经济等发展议题的紧密联系。特别指出沙特阿拉伯作为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收入,全球气候行动对其经济模式和地缘政治地位构成威胁。历史上,沙特通过程序性和实质性阻碍干预全球气候治理,包括反对多数投票规则、拖延谈判进程、质疑科学性等手段。然而,自2015年萨勒曼国王执政后,沙特开始转变其气候外交立场,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包括发起绿色中东和碳循环经济倡议,更新国家自主贡献计划等。学界对沙特的气候外交政策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沙特阻挠国际气候谈判以保护其石油经济,另一种认为沙特正在提升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力度。现有研究关注沙特的气候外交策略和立场变化,但缺乏对萨勒曼执政后沙特气候外交战略的系统梳理。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系统考察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的气候外交战略,分析其动因、内容及影响。
沙特阿拉伯实施气候外交战略的动因包括应对全球气候行动压力、气候安全风险挑战、维护能源利益、推动经济多元化转型以及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转型。全球气候行动加速和碳中和议程国际化使沙特面临外部压力,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气候政策。气候变化对沙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气温升高、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海平面上升等。沙特石油资源在全球低碳转型进程中面临挑战,需要通过气候外交维护能源利益,平衡减排承诺与化石能源收益,发挥能源资本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杠杆作用。沙特"2030愿景"旨在摆脱对石油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外交有助于引入绿色产业外资、技术和原材料合作,保障关键矿产供应。气候外交还服务于沙特外交转型,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合作关系,减轻对西方盟友关系的依赖,增强战略自主。
自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阿拉伯积极推动气候外交战略,旨在维护国家基于能源资本的发展利益,并在全球能源脱碳趋势中寻求剩余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沙特的气候外交战略主要体现在全球、区域和双边三个层面。
在全球层面,沙特通过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主动开展气候外交行动。沙特明确了碳中和时间表,更新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承诺在2030年前减少2.7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并发起“碳循环经济”倡议,强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和植树造林等碳抵消手段的使用。同时,沙特加强对联合国框架下气候治理行动的参与,如在COP26和COP27期间展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成果,并在COP28期间拒绝接受决议文本中关于“淘汰化石燃料”的明确表述。
在区域层面,沙特将中东地区作为推进气候战略的重点区域,发起“绿色中东”倡议,旨在减少约6.7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推动地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沙特还加强中东地区气候融资,承诺为绿色投资基金和清洁能源项目筹资约104亿美元,并依托公共投资基金的“绿色金融框架”为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募集资金。此外,沙特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其他气候治理机制及倡议,如阿拉伯环境部长理事会(CAMRE)。
在双边层面,沙特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气候合作双边关系,既巩固同欧盟、美国等传统西方伙伴的合作关系,也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探索气候合作空间。沙特在气候外交上的积极作为得到欧盟认可,双方在气候议题上的共识有所增多,但沙特对欧盟气候外交的地缘政治转向也持有疑虑。沙特与欧盟国家的私营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Eni)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领域包括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开发等。
自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阿拉伯通过气候外交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对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并改善了自身国际形象。沙特作为化石能源供给体系中的核心大国,其气候外交转向显示出参与气候治理的意愿,有助于形成群体性效应,引领化石能源供给方的政策协同。沙特气候外交行动有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集体利益,通过气候融资等方式推进中东地区气候合作,提升阿拉伯国家在国际气候行动中的话语权,并缓解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问题。此外,沙特的气候外交转向有助于改善国家声誉与形象,打造负责任、现代化的国家形象,分散国际社会对沙特进攻性政治行为的注意力。
然而,沙特推行气候外交战略面临局限。能源利益是限制沙特更有效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行动引发化石能源需求提前达峰与油气收入结构性下降,对沙特造成财政压力,威胁国内经济转型的资金保障。沙特国内气候治理成效尚未匹配其外交承诺,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碳排放量仍维持高位,缺乏有效法律、执行及监管体系推动气候愿景落实。全球气候行动的地缘政治转向阻碍沙特开展气候合作,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领域的制度及话语优势构建碳壁垒“议题联盟”,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正,影响沙特出口高碳产品的贸易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萨勒曼执政后,沙特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更积极的态度,通过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的气候外交行动,尽管存在能源利益、国内气候治理成效和全球气候行动地缘政治转向等挑战。沙特的气候外交转向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实质性意义,尤其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沙特未成为欧美附庸,而是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探索气候合作,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援助。中沙两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新兴经济体,在减排承诺与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面临全球经济低碳转型挑战,但也为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提供机遇。两国在清洁能源开发、碳捕集与封存产业等方面有合作空间,应保持务实开放心态,探索更多合作机遇,发挥南南合作优势,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