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 更新时间:2025-01-20
论霍夫曼斯塔尔视觉美学的转向—以《返乡者书信集》为例
刘永强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外国文学   ·   2025年1月20日   ·   2025年 第1期  
4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讨论了霍夫曼斯塔尔在视觉艺术领域美学思考的转变,特别是其作品《返乡者书信集》中从“观看的体验”到“色彩的作用”的转向。主人公在文化危机中通过观赏梵高画作中的色彩感受到创造力,实现审美救赎。色彩在霍夫曼斯塔尔看来象征着无法分解的完满和创造潜能。1900年前后,图像媒介的大量增殖促使文学自我警醒,现代主义作家试图消解语言与图像的边界。霍夫曼斯塔尔通过特殊叙事技巧探索语言和图像的同构性。《返乡者书信集》最初构思为书信体小说,包含五封虚构书信,分为两个单元,后两封更受作者青睐。从《观看的体验》到《色彩》的标题更替反映了霍夫曼斯塔尔诗学观和艺术观的变化。该作品与霍夫曼斯塔尔其他作品存在复杂的互文关系,其对互文性的自觉使得研究其作品时需参照和比较其他作品。本文将从互文性角度细读文本,阐明霍夫曼斯塔尔美学思索转折的过程及意义。

文化危机

《返乡者书信集》开篇与《钱多斯信函》相似,揭示了个人危机和概念流失。返乡者通过真实观看经历概念流失,与钱多斯因概念缺失导致的交流困难不同。返乡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不符,导致文化认同危机。他追求表里如一的人物形象,与德国民众分裂状态形成对比。返乡者用童年记忆中的德国艺术大师丢勒的铜版画衡量现实,感受到确定性消失和统一性瓦解。这种文化危机需要通过艺术重建符号秩序和文化意义。

艺术救赎

霍夫曼斯塔尔的作品常以危机为题,以“天启经历”结尾,激发对救赎的渴望,带有神学色彩。《钱多斯信函》和《返乡者书信集》描述的天启体验分别源于日常哑物和艺术作品,颠覆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实现本体论上的逆转。霍夫曼斯塔尔与1900年前后的“艺术宗教”联系紧密。艺术救赎的讨论基于文本情节布局,结合同期艺术理论,剖析创作与接受、观看与言说、色彩与词语等组合关系的文学演绎,探讨艺术创造力的美学思考。

返乡者在画廊中观看陌生画作,最初感到色彩刺激,联想到罗斯金的“纯真之眼”理念,即以儿童般的知觉感知色彩。返乡者的观画经历具有双重陌生化特点,长期异域生活使他视角陌生化,绘画本身也迥异于欧洲传统。观画过程表现为时间性的层层递进,从困惑到认知,再到理解画作内容和背后的东西。返乡者在描述中反复使用“后来”和“看到”,指涉神秘启蒙的观看阶段,图像神秘性展现,观者最终“入门”进入图像世界,失去自我意识。

观看过程中感性认知转型,从感观印象到塑造性凝视,再到幻觉,心灵体验表现为身体感受。绘画向返乡者显现新可视世界,观者与画作间距离缩短,界限模糊,空间流动性增强。观者的同一性不稳定,画中物象获得主体性和行动权。主客关系逆转符合天启叙事逻辑,文中重复的“重生”和“生育”隐喻指涉物象在观看时刻被构造的述行和操演行动,接受者成为再创造者。

霍夫曼斯塔尔反思文艺创作,认为铅笔划痕如语句,赋予空无以面孔。返乡者的目光如铅笔,留下划痕,呈现面孔。观看过程被描述为动态的“风暴”,文中提到“凝固的风暴”,运用矛盾修饰法,彰显感官刺激的强烈程度和眼睛与画布间的空间距离。观看致力于实现可见性的生成,由激动人心的力量决定,被危险环伺。

霍夫曼斯塔尔的美学创作思想在20世纪初文艺界具先锋性,与艺术史家迈尔-格雷夫产生思想共鸣。霍夫曼斯塔尔通过迈尔-格雷夫接触到梵高绘画,阅读其专著《印象主义者》,对梵高及其作品表现出极大兴趣。迈尔-格雷夫认为艺术是比语言文字更具优势的认知媒介,图像与目光互动的动态构形观念。《返乡者书信集》中观画经历与迈尔-格雷夫著作中关于梵高的论述异曲同工。

返乡者在梵高画作前感受到创造力,在对画作的沉思中,画作创作场景通过观者想象再次重现。观者从画作中认识到事物如何在对世界的可怕怀疑中诞生。随着接受者变成创作者,观者开始认同画家,想象与他有共同经历,同他对话。观看、创造、认同与对话合而为一。返乡者在梵高画作前收获狂喜际遇,之前的困惑迷茫被扫荡干净。艺术成为比现实更优越的认知媒介,观者在看画过程中找到自我,观看过程的戏剧性油然而生。

艺术观赏成为审美救赎,对绘画的视觉感官体验直接促使返乡者克服危机。霍夫曼斯塔尔首次发表后两封信时,曾为文本冠名《观看的体验》,其用意也许正在于此。这里的观看是极具主观性的艺术体验。霍夫曼斯塔尔的好友博登豪森论述认知“艺术表现形式之主观价值”的必要性,强调艺术作品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和发展机遇。霍夫曼斯塔尔对艺术救赎的描述受其启发。霍夫曼斯塔尔甚至通过博登豪森购买了一幅梵高画作,虽为赝品,但足以证明梵高对他的影响以及博登豪森的中介作用。

色彩神秘学

探讨了梵高绘画中色彩的救赎效果和神奇创造力,以及色彩与词语的互动关系。霍夫曼斯塔尔将色彩视为一种超越语言的神秘力量,它能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感知与生命之思、色彩与词语的组合关联是返乡者书信的核心主题。色彩被视为语言的对立面,具有外来的、突然的、压倒性的力量,同时又是完满的、无法分解的。霍夫曼斯塔尔对色彩的兴趣源于语图关系中的跨媒介转化,他对比了色彩和语言这两种符号系统。色彩与词语之间、不同色彩之间存在激动人心的斗争。霍夫曼斯塔尔将色彩神秘学与人类学相结合,在强烈的感性体验中释放人的创造力。色彩激发想象的能力,导向一种关于想象或幻象的诗学。返乡者在信中描述的神秘体验揭示了色彩在生死攸关之际的无言威力,使万物合为一体,颠覆意义的秩序,带来昙花一现的狂喜。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