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亚是法国海外领地,由主岛和洛亚蒂群岛组成,享有高度自治权。历史上,原住民卡纳克人长期受压迫,二战后法律地位提升。目前人口主要由卡纳克人和欧洲裔构成,存在一定对立。新喀里多尼亚文学以法语为主,土著语言辅助。1945年前卡纳克人非文学主体,但问题已埋下。战后卡纳克作家涌现,与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紧密相关。80年代独立运动达到高潮,发生流血冲突。90年代政局稳定,文学创作活跃。当代文学定义为1988年至今,社会稳定,文学繁荣。文学问题具有连续性,部分作家创作跨越时代。
卡纳克人是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土著的统称,属于南岛语族的美拉尼西亚人。卡纳克人内部语言多样,28种土著语言统称为“卡纳克语言”。“卡纳克”一词源自夏威夷语,原指南太平洋原住民,后成为新喀里多尼亚原住民的自称。19世纪欧洲视角下的卡纳克文化呈现异域性,20世纪与身份认同问题结合。让·马里奥蒂等作家关注卡纳克文化和历史,作品展现卡纳克人内心世界。二战后卡纳克人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身份认同逐渐形成。阿波利奈尔·阿诺瓦等卡纳克作家通过写作影响身份意识和独立思想。让—马里·吉巴澳等政治人物也是作家,通过戏剧作品强化卡纳克身份。新喀里多尼亚混血现象不如其他法语地区普遍,混血儿身份曾受挑战。当代新喀里多尼亚文学中,卡纳克是写作的主体、主题和语言,展现多元文化。
在新喀里多尼亚,卡纳克独立运动期间涌现了一批卡纳克作家,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卡纳克法语写作”,以法语为主,但融入了卡纳克语言词汇,形成了多语混杂现象。卡纳克语言共有28门,其中德雷胡语、内格内语、派西语和阿杰语使用较多,这些语言原本无文字,后采用拉丁字母拼写。19世纪60年代,英国传教士在新喀里多尼亚北部群岛翻译、印刷了德雷胡语《旧约》译本,80年代出现了卡纳克家书。然而,19世纪末法国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导致卡纳克语言在教育与宗教领域被禁止,书面化进程一度中断。20世纪初,随着殖民政策放宽,卡纳克语言书面化进程在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努力下得到推进,其中民族学家莫里斯·莱昂阿特贡献最大。在他的影响下,新喀里多尼亚出现了一些纯粹的卡纳克语作品,但这些作品影响力有限,多数未出版。当代卡纳克作家在创作中广泛使用卡纳克语言,如德维·戈洛代在诗歌中使用派西语词汇,在小说中再现卡纳克口语表达;皮埃尔·戈普在戏剧中重塑内格内语口头传统;保罗·瓦莫在诗歌中使用德雷胡语。他们的写作试图将卡纳克语言与法语并置,赋予卡纳克传统文化新样貌。虽然法语仍是主体语言,但卡纳克语言和文化已成为新喀里多尼亚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卡纳克文化、卡纳克性已融入新喀里多尼亚公民社会生活,但语言混杂并未导致语言普遍融合。克里奥尔化在新喀里多尼亚是否存在仍值得商榷。克里奥尔化首先是一种语言混杂形态,即克里奥尔语的出现。克里奥尔语以欧洲语言为基础,混合土著语言,经过几代发展变得相对稳定。在法语世界,克里奥尔语在加勒比地区盛行。马提尼克思想家爱德华·格里桑将克里奥尔化发展为广义上的"文化混血"。从广义角度看,新喀里多尼亚文化现象或许可用克里奥尔化概括,但不应跳出克里奥尔语谈克里奥尔化。新喀里多尼亚的克里奥尔语只有塔约语,以法语为基础,与十数种卡纳克语言关联,但影响力较小,使用者约2000人,主要集中在努美阿附近圣路易社区,文学层面也缺乏建树。新喀里多尼亚的多语混杂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上与法属加勒比地区克里奥尔化有本质区别。虽然克里奥尔化未来可能发生,但当下新喀里多尼亚的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混血象征另一条道路,不强调同一性,不要求文化、语言普遍融合,始终尊重差异。瓦尼尔·韦莱帕内的诗集《岛屿之风》用法语写成,附带多个卡纳克语言译本,甚至英文译本,体现了对多元语言共同体的需求。当代卡纳克作家一方面追溯本民族历史与传统,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文化族群对话,这两种倾向在构建多元文化层面具有典范效应。
当代新喀里多尼亚文学中,卡纳克作家的创作倾向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重塑卡纳克传统,包括追溯前殖民时期神话、口述文学和殖民时期历史;二是文化混血,即在卡纳克族群与其他族裔间建立对话。早期欧洲裔作家如露易丝·米歇尔和让·马里奥蒂曾以卡纳克故事为原型创作,但将卡纳克人描绘为异域客体。二战后,卡纳克作家开始重塑自身文化,如阿诺瓦回顾“阿塔依起义”,吉巴澳创作戏剧《卡纳克》。90年代后,卡纳克文学变得更温和,代表作家德维·戈洛代和皮埃尔·戈普分别在小说和戏剧中使用卡纳克语言,关注女性议题和当代社会问题。《马提尼翁协议》后,新喀里多尼亚人开始认同“混血”身份,反思卡纳克与欧洲裔族群间的冲突。作家如冈萨格·菲利普和索尼娅·布兰格利多通过作品反思历史,促进对话。欧洲裔作家路易—何塞·巴尔班松反思身份问题,提出“喀里多尼亚人”概念。尼古拉·库尔托维奇与卡纳克作家合作,体现语言多样性。卡纳克文化在与其他文化对话中保持独立性,学者多米尼克·茹夫认为应尊重文化差异,而非简单克里奥尔化。
新喀里多尼亚当代文学中,卡纳克问题不仅关乎身份,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复杂历史。后殖民视角下,卡纳克人仍承受着殖民创伤,文化保持独立性,与欧洲文化对话融合,展现开放与宽容。卡纳克文化与克里奥尔化不同,期待多元文化发展。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