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 | 更新时间:2024-09-07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刘小妹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青少年法治教育   ·   2024年9月7日   ·   2023年 第1期  
0 1(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刘小妹老师在采访中分享了对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的积极评价,她认为选手们在演讲质量和宪法认识上都有显著提高,演讲题材更加丰富。她特别提到了一位小学组选手,通过将宪法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展现了宪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刘小妹老师还强调了活动理念、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成熟,以及普法效果的显现。

她指出,活动覆盖面广,实现了各学校、各年龄段的全覆盖,学生们将学习宪法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产生了显著的普法效果。她还提到,活动已经产生了聚集效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

在讨论青少年学习宪法的意义时,刘小妹老师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对公民法治素养的培育;三是弘扬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对青少年宪法学习的重要性;四是青少年学习宪法对法治人才储备的贡献。

她对青少年的期望是具备专业且朴素的正义感,追求公平正义,并敢于为了维护社会正义采取行动。她认为,法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宪法教育,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活泼,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刘小妹老师还提到,法治教育应注重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包括法治行为、法治能力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她强调,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行动力和法治能力的青少年,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她讨论了宪法教育在塑造合格公民中的作用,强调了引导青少年注重宪法实践和表达公民理性的重要性。宪法教育是理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关心国家公共事务、具有正义感和法治能力的现代公民。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