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主题论坛:专门用途中文的理论初建与教学探索 | 更新时间:2024-08-15
新形势下俄罗斯“中文+职业”人才需求及培养路径研究
步延新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   2024年8月15日   ·   2023年 8卷 第3期  
0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一、 中俄两国关系日益密切,“中文+职业”人才需求猛增

强调了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升级和经济交往频繁背景下,“中文+职业”人才需求的显著增长。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双方在政治、安全、军事、经贸等领域深化合作。经济合作方面,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80.03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468.87亿美元。金融合作也成为重要领域。中资企业在俄罗斯数量迅速增加,超过1000家。懂中文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激增,特别是在物流、外贸、IT等行业。2022年第一季度懂中文专家的招聘岗位同比增长50%以上。华为等知名企业在俄罗斯积极招聘懂中文的员工。

二、 中俄两国“中文+职业”人才培养优势与问题

深入分析了中俄两国在“中文+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优势方面,首先强调了两国政府对此类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体现在政策支持和教育合作上;其次,俄罗斯职业教育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再者,人才培养形式多样化,层次丰富,校企合作不断加强;最后,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化,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发展缓慢,专业设置不够丰富,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同时,面临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等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

三、 中俄两国“中文+职业”人才培养路径

探讨了中俄两国在“中文+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多条路径。首先,强调了加强两国学校间合作的重要性,包括提高高校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吸引力、与俄罗斯中小学建立联系以及推动职业技术学校间的合作。其次,提出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建议,如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加强与当地社会机构的合作以及重视社会培训机构和线上教学。此外,还讨论了借鉴成功品牌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大力推进资源建设,包括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研制教材、培养师资和探索教学模式。这些措施旨在满足两国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两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四、 结语

中俄交流频繁,对“中文+职业”人才需求增长;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未来方向;现有模式为发展提供基础;需加强宣传、合作、教材和师资建设,以培养懂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才。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