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点 | 更新时间:2024-06-25
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践路径与案例评析
姚彬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英语学习   ·   2024年6月25日   ·   2023年 第10期  
295 3(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问题的提出

讨论了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以来,教师和研究者在实践和探索中取得的进展,以及在应用该教学理念时遇到的困惑。教师困惑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自主学习、组织合作探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深入探讨了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强调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活动观以育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自主构建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同时,学生在活动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增强自我认知和责任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活动的有效开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承担策划者、促进者和情感传递者的多元角色,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义教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强调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教学全过程,鼓励教师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践路径与案例评析

该论文探讨了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路径,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评析。论文首先提出了“强动机—赋能力—重评价”的实践路径,强调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重视学生主体评价的重要性。在强动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主题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内容预测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赋能力方面,教师应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意义建构,搭建同伴支架促进合作探究,并设置探究性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重评价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与学生共同协商制订评价标准,并从增值性视角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论文以《英语》八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为例,分析了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感知与注意活动激发学习动机,通过三层学习活动培养关键能力,并在教、学、评三个环节中实现一致性,共建评价量表展现学习成果。具体教学环节包括读前通过问卷调查和地图创设情境,读中通过信息结构图和交流互动深化理解,读后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任务促进内化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与学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实现以评促学。

论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教会自主学习和重视学生评价,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与学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从发展的视角评价学生,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实践基于学生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结语

强调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实现英语课程育人价值中的重要性,并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提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探索的领域,如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和实施,以及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作者期望通过持续研究,促进教师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

    推荐论文

    • 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及建议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迁移创新类读后活动设计实践策略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活动关联性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