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阿拉伯语 | 更新时间:2025-07-04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商务阿拉伯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阿拉伯国家经济与中阿经贸往来”课程为例
李珮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专门用途外语研究   ·   2025年7月4日   ·   2025年 第2期  
2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1 导言

教育部提出新文科发展战略,强调外语学科发展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阿经贸合作加深,对商务阿拉伯语人才需求增长。国内45所高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约半数提供商务阿拉伯语课程,采用“专业+经贸知识”等模式培养跨学科人才。现有研究不足,本文以大连外国语大学课程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商务阿拉伯语教学要求和模式,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商务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商务阿拉伯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对教师的要求

探讨了商务阿拉伯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包括扎实的阿拉伯语基础、经济学及国际经贸知识、熟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国家国情。教学内容涵盖经贸知识、经贸翻译和阿拉伯国家国情及伊斯兰文化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的要求包括具备语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参与实践活动和校企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探讨了“阿拉伯国家经济与中阿经贸往来”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阿拉伯语研读能力,同时重点教授中阿经贸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阿拉伯国家经济特点、概况、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特色,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和中阿经贸术语,提高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环节设计包括导入主题、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学用结合及主题拓展五个阶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考核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线上线下评分平台、多元分数构成体系和期末考试试题改革。教学效果显示,学生能够将语言技能与经贸知识结合,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理解。课程满意度高,但也存在授课内容更新和形成性评价有效性需加强的问题。

4 结语

强调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培养商务阿拉伯语人才的重要性,指出了商务阿拉伯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统一课程指南、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如制定课程指南、加强师资培训和聘请兼职讲师,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

    推荐论文

    •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 民航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研究

    • 浙江省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