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教学研究 | 更新时间:2025-07-04
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与专家学者学术写作否定评价组合对比研究
刘国兵 ,  谢凯薇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专门用途外语研究   ·   2025年7月4日   ·   2025年 第2期  
3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1 引言

讨论了学术写作中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及其人际互动功能的重要性。指出有效运用人际语言资源、引入作者声音、与其他观点互动并与学术共同体建立认同是传递立场与观点的关键。评价系统强调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语篇的协商性,否定作为介入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语篇中承担重要的人际功能。否定评价组合通过协同调动否定与其他评价资源,在表达批判与语气控制之间实现平衡,增强语篇的互动性与可接受度。对于博士生而言,掌握否定评价组合的结构化运用是建构学术立场与提升策略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跨学科对比,对不同水平写作者在否定评价策略使用方面的系统探讨不足。本研究基于评价系统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与国际期刊作者在学术写作中否定评价组合的使用特征,旨在揭示学术话语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并为博士写作者提供策略性指导。

2 文献综述

学术写作中,语言资源的运用对建立读者互动至关重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评价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评价策略在学术语篇中尤为重要,但对不同学术水平写作者的评价策略组合使用研究不足。否定策略在表达对立、拒绝或分歧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对语篇组织有关键影响。现有研究多关注否定表达的语用功能,对否定与其他评价策略的协同使用关注有限。不同学科领域写作者在否定评价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但对新手写作者与专家学者的比较分析不足。本研究以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与国际期刊论文为对象,分析句内评价策略共现模式,探讨不同水平写作者在否定策略使用方面的异同,重点考察否定策略的使用频率、形式类型及其语篇功能,同时关注否定与其他评价策略的协同运用,以揭示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学术写作中人际立场的表达特征。

3 语料与研究设计

介绍了研究的语料来源和研究设计。研究选取了四本国际期刊和中国知网的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语料,构建了专家学者学术论文语料库ESC和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学位论文语料库CDC。分析仅限于论文正文部分,采用标准化频率比较,选取完整文本以保证语篇连贯性。研究采用Lam等修订的评价系统和Sun等构建的否定标记词表,使用UAM Corpus Tool对否定策略进行标注。通过log-likelihood ratio检验比较博士生与专家学者在否定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旨在揭示博士生学术修辞能力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写作优化策略。

4 结果与讨论

在对中国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与专家学者学术写作中否定评价组合的对比研究中,结果显示博士生语料中否定标记词的标准化频率显著低于专家学者语料。最常见的否定词“not”在博士生中的使用频率也显著低于专家群体。否定缩略形式中,博士生对“hasn’t”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专家学者,而“couldn’t”的使用频率则显著低于专家学者。两组写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词均为“not”,这与Biber等的研究一致,表明“not”在构建对话空间方面具有更大的语用潜力。学术语篇中否定的高频使用可能与其人际互动层面的功能密切相关,专家学者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博士生,反映了其倾向于通过否定资源与读者建立互动关系。

在否定策略与其他评价策略共现方面,博士生与专家学者写作者均表现出“否定+态度”组合略多于“态度+否定”组合,但专家群体的两类组合分布更加均衡,显示出其在结构选择上的表达灵活性更高。当否定策略置于态度策略前时,作者通常通过否定积极评价来表达相对负面的情感或价值判断。否定策略与介入资源的共现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评价组合,其中以“否定—反预期”和“否定—引发”两类组合最为高频。博士生与专家学者最常使用的否定评价组合均为“否定—反预期”,体现了命题间的对比关系。然而,博士生该组合的使用频率显著低于专家学者。两组写作者最常用的反预期标记词均为“but”,且在组合顺序上均呈现出“反预期+否定”高于“否定+反预期”的使用趋势。

“否定—引发”组合是仅次于“否定—反预期”组合的高频评价组合。引发策略通过暗示某观点只是多种可能性之一,体现出作者异质声音的包容性与协商意愿。专家学者善于运用引发策略,源于其对学科话语的深层社会化认知。他们既能借助模糊限制语展现认知审慎,又能通过否定策略彰显学术判断力。二者协同作用,使其在表达立场中既保有批判的锋芒,又能调控语气强度,从而构建出兼具理性节制与说服力的学术权威形象。

在否定策略与极差策略共现方面,两组写作者均倾向于使用“否定+极差”组合,其中以强化性资源的使用最为突出。作者通常倾向于使用“否定+强势/强化”结构,以降低断言的绝对性,从而缓和语气、体现学术审慎,并增强命题表达的灵活性。专家学者在否定评价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出显著更高的频率,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组合形态,体现为通过弱否定结构、模糊限制语等手段构建多维批判空间。相比之下,博士生在否定结构与双重模糊限制语的协同使用方面仍显不足。专家作者通过长期写作实践已内化否定策略的辩证逻辑,能够在模糊限制与批判表达之间实现灵活调控,不仅维护学术语气的严谨性,也增强了论证的开放性与说服力。他们通常将否定视为与读者协商的起点,而非单向立场陈述,并善于借助模糊限制语缓冲语用风险,在立场表达与人际互动之间取得平衡。相较之下,博士生受限于写作经验与身份焦虑,更倾向于采用直接、绝对的否定方式以确立立场,易忽视语气调控与话语协商的策略运用。

5 结语

本章节总结了博士生与专家在学术写作中否定评价策略的差异,指出博士生在否定词使用上频率低、形式单一,语用策略保守,而专家作者在否定策略使用上更为成熟。建议博士生在学术写作中提升否定评价策略的表达灵活性与读者可接受度,具体包括:1)在语言层面,提升表达的协同性与完整性,构建双重模糊限制结构,实现语气强度的精细调节;2)在话语组织层面,增强协商意识,采用“部分肯定+条件性批评”的表达框架,增强文本开放性与学术对话建设性。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

    推荐论文

    •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新探:《研究论文修改中的自动书面纠错反馈》评述

    • 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引用动机因子研究

    • 中国内地在港博士生学术写作的中式英语现象——一项基于学位论文语料库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