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体演文化教学法 | 更新时间:2025-07-03
体演文化学材研发理念与实践原则
王建芬    作者信息&出版信息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   2025年7月3日   ·   2025年 第2期  
2 0(CNKI)
PDF
该文暂无导航

AI 摘要

1 外语“教材”的发展与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

讨论了外语教材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的兴起,外语教学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国际中文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增加情境会话、文化知识板块和互动活动,以及提供视频和录音材料。然而,这些教材仍受限于传统视角,未能充分融入目的语行为文化,不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材的注释多依赖直接翻译,忽略了表达方式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情感效应。此外,教材的音频材料也局限于课文录音,不利于学生模仿和听力技能的发展。在数智化时代,AI语言模型的跨语言理解和翻译能力给人不再需要学外语的假象,减弱了学习外语的动力。AI学习平台在教授语言结构方面可能取代人类教师,但缺乏跨文化交际所需的共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的可持续性依赖于人类教师与AI的互补优势,以及课程材料设计上的创新,更有效地融入目的语行为文化和支持自主学习。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程框架和学材研发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具有前瞻性,对外语教学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体演文化课程框架与“学材”

体演文化教学法基于跨文化交际需求,融合多学科成果,提出“学外语即学习用目的语做事”。该教学法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将文化视为动态知识系统,强调交际行为的有机整体性。学生需在具体情境中演练交际行为,以习得语言的文化意义。语言文字作为交际行为的辅助媒介,其意义依赖于交际情境。体演文化框架下的“体演”是一种经验性学习,强调通过实践检验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体演活动是行为文化的基本单位,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学材以音视频材料为主,提供发音与表演示范,辅以文本材料作为指导手册,优化学习者的经验性学习。

3 体演文化“学材”研发理念:交谈驱动

体演文化学材研发的核心理念是“记忆未来”和“学以致用”,强调学生通过课程演练未来可能遇到的交流情境,以持续交谈为目标。吴伟克教授提出,学习文化需与目标文化成员交谈,以愉悦体验促进持续对话。设计理念为“交谈驱动”,旨在帮助学生在特定领域内持续交谈。交谈定义为具体情境中的互动,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可简短或深入。跨文化交谈是“第三空间”,协商意义与意图,建构二语学习者人格形象。新手通过与专家交谈习得社群期待的态度、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交谈是积累行为文化记忆的基础活动,具体社会情境中的口头或书面交流,提供具体体验和及时反馈,生成生动记忆。认知学角度看,交谈是建构记忆的过程,巩固并更新记忆。传媒学研究表明,交谈中分享的记忆是建构人际关系的有效资源。外语学习者具备与目的语人群交谈的能力后,能更有效地在目的语文化中建构人际关系,发展终身学习资源与动机。交谈作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具体而开放,每个交谈活动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象及角色。交谈方式与持续时长因人而异,同一场景下的交谈可长可短、可繁可简。这种开放性有助于学生体验参与目的语交谈的成就感。学习者对情境与话题的熟悉程度可作为编排教学流程的依据,课程从熟悉的情境中交谈熟悉的话题开始,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情境或话题。交谈作为教学与测试的主要模式,有助于发挥AI与人类教师的互补优势,提高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率。交谈驱动的学材强化使用者的体演文化意识,将外语教学重心转向AI无法替代的跨文化交际。

4 交谈驱动的学材设计原则与实例

体演文化学材研发的核心在于设计能够促进学习者在特定领域持续交谈的材料和活动。这一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学习者需要持续交谈的领域和场景,然后选择相应的材料和活动以提高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的交谈能力。学习流程设计遵循经验性学习规律,通过场景图片、描述或热身思考题激活学生的具体体验,再通过语言文化点的注释与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观察,形成对交际行为在目的语文化中意义的假设,并激发实践中检验的动机。

在编写体演文化学材时,需把握四个要点:首先,以听说为基础发展读写能力,初级学材以音视频为主要学习媒介,强化学生用耳朵学习的习惯,掌握口头表达的韵律与节奏;其次,文化点与语言点并重,选择与学习者最相关的行为脚本供分析或演练,引导学习者注意到目的语文化特有的行为方式;第三,策略与知识并重,教学分为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和基于策略的教学,随着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累积,逐步增加基于策略的教学设计比重;最后,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融入,评估活动形式与内容对于提高学习者自学效率的“性价比”,利用技术提高体验的具体程度和学习者的参与度。

体演文化学材的技术融入有助于提高学习资源的普及度和学习者的自学效率。例如,利用音视频形式呈现体演脚本和句型练习,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原版多媒体语料,并内置自学辅助功能。此外,智能化自测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实时调整试题难度,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与技能。尽管技术融入学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资源,智能化学材无法替代真实语境中的交谈。

5 结语

强调了在体演文化框架下,外语课程目标的转变,从教授语言技能转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材设计应超越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交谈表现。交谈艺术的复杂性要求外语教学和材料设计提高标准,同时利用人类教师和AI平台的互补优势。交谈驱动的学材设计重视听说技能、行为文化和学习策略,通过体演活动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建构。教育科技和智能化测评工具的应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尽管存在改进空间,学材设计需与时俱进,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体演文化学材在教育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下有巨大研发潜力。

* 以上内容由AI自动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以上内容产生的相关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展开

当前期刊

当前期刊
    目录

    推荐论文

    • 体演文化之课堂演练设计

    • 体演文化与其他主要外语教学流派之比较

    • 体演文化之语法教学